本报评论员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会和谐之本。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提出,要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求实效,切实做好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各项工作,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全市上下要按照全会部署要求,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、惠民答卷更有厚度。
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、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,多办一些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实事,使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扎实办好民生实事,今年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,办好21件民生实事。当前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特点,有了更高的新期待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突出的位置,坚持问题导向,既立足当前,又放眼长远,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加快破解民生难题、兜牢民生底线,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。
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要将愿景变成幸福实景。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民生是“指南针”,持续改善民生,既可以调动发展的积极性,又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要扎实推进民生实事,加大民生投入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,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,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。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、互为条件的关系,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,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、良性循环、相得益彰。要拿出“拼抢干”“上赶争”的精气神,持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,既着力做大“蛋糕”,又着眼分好“蛋糕”,努力把既定的“民生清单”变为群众的“幸福账单”。
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要以发展思维看待补齐民生短板。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,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。要一体谋划、统筹推进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,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等各方面保障力度,兜住、兜准、兜牢民生底线。要不断补齐民生短板,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、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,把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,坚持崇严尚实作风,不图虚名、不务虚功,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、以群众期盼为先,履职尽责、担当作为,不断用“辛苦指数”提升人民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的民生谋划,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我们要扛起责任、积极作为,奋力书写更加温暖的“民生答卷”。